工程案例
工程案例 首页 > 工程案例 > 工程案例
客户案例|香港某电厂煤仓安全监测
发布者:     发表日期:2025-1-17 9:09:24     浏览量:353     分享:

在香港这座繁华都市的电力供应体系中,香港某电厂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,其稳定运行如同城市的 “电力心脏”,源源不断地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输送着能量。而煤仓作为电厂煤炭存储的核心设施,其安全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厂的发电效率和运行安全,因此煤仓的安全监测一直是电厂运营管理中一块难啃的 “硬骨头”。



01香港某电厂煤仓的安全困境


煤炭在存储过程中,由于自身的氧化反应会持续释放热量,若通风不畅,热量无法及时散发,就极易引发自燃。同时,煤炭的水分含量不均也会加剧这一过程,潮湿的煤炭区域更容易发生氧化和升温。

传统的监测手段主要依赖人工巡检,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入煤仓周边,通过肉眼观察煤炭的外观、使用简单的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来判断情况。但煤仓内部空间巨大且结构复杂,存在许多角落和盲区,人工巡检难以全面覆盖。而且人工巡检是阶段性的,无法实现实时监测,一旦在巡检间隔期间煤炭出现异常升温,很难及时察觉。



香港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也给煤仓安全管理增加了难度。夏季高温多雨,湿度的大幅波动可能导致煤炭结块,影响煤炭的正常输送,而高温又会加速煤炭的氧化反应。冬季虽然温度较低,但昼夜温差大,也会对煤炭的物理性质产生影响,增加了自燃的潜在风险。此外,煤仓内的粉尘问题也不容忽视,煤炭在装卸和存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,这些粉尘在有限的空间内积聚,一旦遇到火源,就可能引发剧烈的爆炸,后果不堪设想。


02北控电力煤仓安全监测系统 NCIR2000


产品:煤仓安全监测系统NCIR2000(28台雨刷式红外热成像仪及其他配件)

NCIR2000 这款专门针对煤仓安全监测设计的系统,整合了先进的红外热成像技术、智能分析算法以及便捷的远程监控功能,能够精准地满足电厂煤仓复杂的监测需求。



该系统配备的(雨刷式)红外热像仪通过独特的机械结构和高精度的电机驱动,能够实现快速、连续的扫描,可以覆盖煤仓内大面积的区域。同时系统配备的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,能够精确捕捉到煤仓内煤炭极其细微的温度变化,通过实时监测煤炭的温度分布,系统能够迅速发现温度异常升高的区域。一旦煤炭温度接近自燃临界值,系统会立即通过报警向工作人员发出预警。




值得一提的是,该红外热像仪还具备雨刷扫灰功能在煤仓这样的环境中,粉尘较多,长时间运行后热像仪的镜头容易积累灰尘,从而影响监测效果。而雨刷扫灰功能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。雨刷采用特殊的材质制作,既保证了良好的清洁效果,又不会对热像仪镜头造成损伤。它能够定期自动启动,对镜头进行快速、有效的清扫,将积累在镜头上的灰尘及时清除,确保热像仪始终保持清晰的视野,持续稳定地进行监测工作,保障了整个煤仓安全监测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